- 浏览次
第三十讲 从世亲世禄到选贤任能
作者:人文学院 发布时间:2012-09-18 09:52 访问次数:1667
北京大学历史系阎步克教授主讲中国选官制度
——记中华文明大系第30讲
2012年5月11日晚,主题为“从世卿世禄到选贤任能”的“中华文明大系”第30讲在中国政法大学昌平校区学生活动中心学术报告厅顺利举行,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阎步克先生担任主讲嘉宾,人文学院哲学系俞学明教授担任主持人。
阎步克先生沿着中国历史的时间脉络给同学们勾勒了中国选官制度的演变历程。阎先生认为,在先秦时期,世卿世禄是官僚选拔制度的一种常态,而到了秦汉时期,就出现了察举制,这是一种全新的人才荐举方式,从此,中国选官制度开始正式走上了选贤任能的道路。中国古代的选官制度在魏晋南北朝时期,由于门阀世族的庞大势力,中国官僚的选举制度在很大程度上又回到了世卿世禄的贵族时代;时间进入唐朝以后,科举制所选拔出来的人才渐渐地在官僚机构中占据了越来越多的比重。宋元时期虽然恩荫制度依然强大,但是科举制同样发挥着选贤任能的作用。最后到了明清,科举已经成为了选拔官僚人才的绝对主流,选贤任能的选官制度已经完全压倒了世卿世禄的存在。
阎先生在勾勒历史轮廓的同时,还加入了许多深邃的思考,并时不时地与当前的国内外现状相参照,且给出了自己独到的见解。如,他指出:王权与官权此消彼长,是各民族历史的共性;中国传统的选官制度的变化,并非走直线型,而是走蛇形;传统的选官制度的演化,体现了专业原则和公平原则、选拔专业人才和保障公平流动的结合;衡量制度的效果不仅仅看制度本身,更重要的是看制度的实行结果;从明清时代的官员来源等数据看,在前现代社会,明清时代已经是实际的学历社会,中国官员的文化素质是最高的,等。
阎先生的精彩讲述给同学们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学术视野,而阎先生的涵养和气度也给同学们以无形的感染力,使在座同学受益匪浅。
(中华文明通论助教 姚灵)
主讲人 阎步克 教授
阎步克,1954年11月生人, 1971年中学毕业,做过下乡知青、士兵和工人。1978年考入北京大学历史系,1988年7月获历史学博士学位。现为北京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导,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国家级教学名师。主要教学和科研的主要方向为魏晋南北朝史、中国古代政治制度史和政治文化史。著有:《察举制度变迁史稿》、《士大夫政治演生史稿》》、《品位与职位:秦汉魏晋南北朝官阶制度研究》、《从爵本位到官本位:秦汉官僚品位结构研究》、《服周之冕:周礼六冕礼制的兴衰变异》、《中国古代官阶制度引论》等。
中国政法大学人文学院 主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