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平君:大视野大关怀大问题的许倬云——读《中西文明的对照》
访问量:

作者:

安平君

许倬云,台湾中研院院士,美国匹兹堡大学荣休教授,享誉海内外的历史学家,著有《中国古代社会史论》、《汉代农业》、《西周史》等数十部作品,许多已成传世之作。但他从不是皓首穷经的纯粹学院派,而是具有强烈的现实情结。读书时他曾热心参加台湾的民权运动,在媒体上鼓吹民主宪政,积极介入公共生活。而今则笔耕不辍,持续著书立说,向海峡两岸读者做普及历史的工作。《中西文明的对照》作为“许倬云说历史系列”之一,便是他最新的著述成果。

 

一般治古代史者,多严守汉学的考证风气,喜欢研究小问题。许倬云却与之相反,常常关注大问题。他曾经说过:“历史的研究,不能人人局限在研究小专题上,一辈子研究小专题,会导致思想的僵化。从大题目看历史,由此可以看到长期和广阔的变化。”这种对大关怀大视野的强调,使得其著述多具有“大历史”的风格,侧重于通识性论述,梳理古今中外上下千年的大脉络,而不纠缠于具体的历史细节。其目的是发现历史的演变规律,为后世发展提供借鉴。

 

《中西文明的对照》讲的是数千年中西文明的比较。按理说这个主题并不新颖,记得20世纪80年代末有一本影响很大的《中西500年比较》,讨论自16世纪以降中西文明异同。文化热的时代背景,现代化的语境,决定该书的观点大体不出中国应该尽快摆脱500年来的落后状态,努力与西方现代主流文明接轨云云。然而,许倬云却不老调重弹,而是认为西方文明正在没落,是一种腐烂的现代文明,甚至有走向寿终正寝之虞。这就决定,西方文明不应该是后发国家的效仿对象,中国的文明崛起未必要亦步亦趋地跟着西方走路,而是应该努力构造出一种新的文明典范,开辟新方向,使世界走向全球共享的盛世。

 

这个主题听起来颇让人感到兴奋,并自然联想到斯宾格勒的巨著《西方的没落》,以及由此引发的一系列“唱衰西方论”。这些人认为,西方文明已经走到尽头,正在经历不可回避的没落与崩溃。不幸的是,事后证明,斯宾格勒的预言并未成真,西方反而在二战后实现了惊人的繁荣。中国的国学大师季羡林也曾兴奋地预言,“21世纪是东方文化全面复兴的新纪元,只要坚持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大力弘扬传统文化中的精华,东方文明一定可以实现伟大复兴。”但季老也没有活着看到他的预言实现。许倬云在世界思想史上的地位当然不及斯宾格勒,在中国学术史上的地位也未必强于季羡林,因此他的判断也需要经受历史的检验,而非确定不易之论。

 

值得肯定的是,他对中国命运强烈关怀之心态。他的呼吁和那些鼓吹东方拯救西方、中国是天命所归的大国等论调不尽相同,而是对当代中国的局限有深刻的认知。他认为中国应该控制自己的“霸权欲望”,崛起以后不必凡事强出头,以过好自己的安稳日子为主;认为台湾虽然实现民主转型,却仍有各种各样的问题,比如经济恶化、产业升级失败、环境污染、党争严重等等。未来中国人只有回避这些弱点,扬长避短,才能真正借鉴东西方科技文明本身的一些理性价值,为世界铸造一种新的价值体系。

 

 

许倬云的观点,建立在对东西方社会的深刻观察之上,具有世界的眼光,而不局限于具体的民族国家,字里行间无不显示出一种大气魄。然而,重新铸造一种文明或价值体系,如何实现实在是天大的难题。他也只是笼统地说,实现途径是“以科技为起点重建生活伦理,建立万物备于我的胸襟,让每个人的身心皆有安顿,约束自己,抵抗贪欲”等等。这听起来似乎还是要“反求诸己”,不出五四以降知识分子“借助思想文化解决政治、社会问题”的思路。而且,其论述思想文化竟然多次提到所谓“科技文明”,不涉及儒释道等中国传统思想资源,让人搞不清楚未来“重建伦理”到底应该与中国文明中哪种固有的思想因素接轨。这便使其重构文明价值体系的设想,更加难以落到现实。

 

本文转载自:北京青年报2014年04月11日